(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发展至今,已形成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
截至2023年12月,上海光机所在职职工1042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30人),博士后114人。包括:两院院士7人(其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9位、国家重大专项副总设计师2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9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1个团队连续获得2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6人、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5人……
(简称:上海光机所)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现已发展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研究、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重...
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工作始终围绕上海光机所的主责主业,以服务重大任务和国家需求为牵引,强化目标导向,注重内外集成协同,加强重大国际合作任务的谋划。坚持“战略布局,需求牵引,技术引领,合作共赢”的原则,基于科技部授予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本单位学科技术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深化拓展与发达国家实质性合作,夯实海外机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国际组织任职推荐,组织相关国际会议等,汇聚各类国际人才,建立以“平台-人才-项目-组织”合作模式,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助力上海光机所成为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上海光机所国际合作一直得到所领导的高度重视,历届所长亲自主管国际合作。1972年,上海光机所接待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标志着我所第一次对外开放。2007年,被科技部首批授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6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2006-2008年间认定的113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获评“优秀”。2021年,科技部首次对全国719家国际合作基地进行了评估,上海光机所持续获评“ 优秀”。王岐山副主席到上海光机所视察时,对上海光机所近几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以及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中以高功...
作为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和首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简称:上海光机所)在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上海光机所借助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普资源优势,围绕光学与激光科学技术,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普讲座、科技课堂、科普作品创...
曾经单纯地以为,上光所,亦如一般的高校,只为教书育人的存在。半年多的时间,越来越明白高校与中科院研究所的区别。或许太年轻,未曾有足够的经历,未能明白曾经的岁月。曾听姜老师介绍上光所与钕玻璃的历史,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存在即合理。
上海光机所建于1964年5月,经历了四次更名,终命名为 。上光所的建立,有其特殊的背景和目的—实现激光领域赶超国际水平。
钕掺杂磷酸盐激光玻璃是上海光机所的一大亮点。在自己的印象中,磷酸盐玻璃稳定性非常差。曾自己制备过磷酸盐玻璃,但只限制于基础研究,实验过后,投入水中,玻璃遇水即粉化。很佩服前辈们能够研制出稳定的钕掺杂磷酸盐激光玻璃,现今,成了世界独有。特殊时期,当有其特殊的际遇,一步步实现激光功率量级的突破,书写上光所钕玻璃的辉煌。值得贺喜的是现如今,实验室的激光玻璃制备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钕玻璃的突破,或许超越了老一辈人自己的想象,但终究他们做到了。曾听姜老师说起过,那会他们上司给他们定的目标比起他们当初的实际水平高好几个数量级,或许连他们都难以想象自己能够达成,最终他们证明了Nothing is possible。相信自己,存在即合理,压力会使你变得更加优秀。
时至今日,上光所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1964年以来,已取得102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45项,中科院奖励127项,上海市及部委级奖励132项。进步从未停止,上光始终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着。
现如今,光机所分为八个实验室,拥有着更合理的架构组织,更易实现其价值最大化。我所在的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钕玻璃的生产以及新型激光玻璃与光纤的研究。不同的时期,有其不同的任务需求。现阶段,我们为实现高功率激光输出而努力着。相对现阶段我们自己的水平,目标或许比较遥远,但始终坚信梦想从未遥远。
2014年,距离建所五十周年,上光所在光学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每一代上光人依旧坚定不移地努力着,世界在前进,中国在前进,上光亦在前进。
附件下载:
copyright
2000-
沪ICP备05015387号-1
主办: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201800)
转载本站信息,请注明信息来源和链接。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1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