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国科学院  |  数字认证(OA)   |  ARP  |  English  |  邮箱

两院院士


  干福熹院士,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浙江杭州人,1933年1月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60年2月获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 研究员。1957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光学玻璃试制基地。建立了中国耐辐射光学玻璃系列;研究光学玻璃的成分和性质的关系,发展新品种。研究激光玻璃的激光及发光特性;研制掺钕激光玻璃,国内第一个获得激光输出;建立激光钕玻璃系列,研究过渡元素及稀土离子在玻璃中的光谱及发光性质;研究玻璃的光学常数及外场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质;研究玻璃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无机玻璃性质的计算体系。研究光存储用各种先进薄膜,发展了可擦重写新型光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特等奖等。199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和技术进步奖。2001年获国际玻璃界的大奖-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王之江院士,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1930年11月生。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物理系。 研究员。在光学设计方面,发展了象差理论和象质评价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完成了大批光学系统设计(如照相物镜系统、平面光栅单色仪、长工作距反射显微镜、非球面特大视场目镜、105#大型电影经纬仪物镜等);在激光科学技术方面,领导研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并在技术和原理上有所创新。70年代领导完成了高能量、高亮度钕玻璃激光系统。在这项工作中解决了一系列理论、技术及工艺问题。关于某些激光重大应用对亮度要求的判断,使工作避免了盲目性,对于中国激光科学技术起了积极作用。倡议和具体领导了中国“七五”攻关中激光浓缩铀项目。对中国光信息处理和光计算起了倡导作用。

  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徐至展院士,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1938年12月生。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6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 研究员。长期主持激光聚变研究,在实现激光打靶发射中子、微球靶压缩、建立总体计算机编码及建成6路激光打靶装置等多项重大成果中作出开拓性突出贡献。在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领域,特别是在非线性过程或不稳定性以及线聚焦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研究方面,从实验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取得系列开创性重要成就。在X射线激光物理领域,1981年已实现粒子数反转并发现新反转区;首次在国际上用类锂和类钠离子方案获得8条新波长的X射线激光,最短波长已达到46.8埃。作为首席科学家,在开拓与发展新型超短超强激光及强场超快物理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作为第一获奖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等。1998年荣获何梁何利奖。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邓锡铭院士(1930.10.29-1997.12.20),光学、激光专家。广东东莞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研究员。六十年代在国内首先提出开拓激光科技新领域,组织并参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氦氖气体激光器,独立提出激光器Q开关原理,发明了“列阵透镜”,提出了“光流体模型”。为实现王淦昌院士独立提出的激光核聚变设想,30多年领导一个科研集体,开拓、发展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神光”激光装置,利用神光装置在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等高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范滇元院士,光电子与激光技术专家。江苏常熟人,1939年2月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62年至1966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 攻读微波和激光专业研究生。现为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范滇元长期从事大型激光装置的研制及应用。先后参加研制1010W、1011W和1012W高功率钕玻璃激光系统,为建立和发展中国高功率激光技术领域作出了贡献。其中规模最大的“激光12号实验装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首届陈嘉庚奖等。由于该装置的持续运行,使中国在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和高压状态方程等前沿研究领域产生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应用成果。“八五”期间,又负责更大规模的“神光Ⅱ号”计划。同时,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并先后培养和和协助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7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育竹院士,量子光学专家。河北正定人,1932年2月生。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60年苏联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电磁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中国原子频标开拓者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开放实验室,率先开展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研究。首次提出将光频移效应用于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利用激光偏转原子束验证了亚泊松光子统计规律。开展了一维驻波场激光冷却原子的研究,观察到低于多普勒极限温度的现象。首次将多普勒效应用于原子干涉仪,观察到原子干涉现象。利用固体微球腔量子电动力学效应,获得了新的激光谱线。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姜中宏院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原籍广东广州,1930年8月生,生于广东台山。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系。 研究员。长期从事光学材料领域研究。先后研制成功三种强激光用钕玻璃材料,分别为:高能激光系统用的硅酸盐钕玻璃;高功率激光系统“神光Ⅱ”和“神光Ⅲ”预研装置用的Ⅱ型和Ⅲ型磷酸盐钕玻璃。在理论研究中,根据混合键型玻璃形成特性,首次提出用相图热力学计算法,实现了玻璃形成区的半定量预测。采用连续相变方法推导出非对称不溶区。研究玻璃结构的相图模型,提出玻璃是由最邻近的同成分熔融化合物的混合物构成理论,可计算玻璃中的基团及硼配位数比例。将热力学反应判据用于清除白金机理研究,通过预测的计算,找到了合适的工艺条件。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尊琪院士(1942.6.3-2018.5.28)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1942年6月生于北京市,原籍广东潮阳。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 研究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总师。 从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和X光激光研究等。研究高功率激光空间传输的基本物理问题,在“神光Ⅱ”激光装置研制中创新解决了同轴双程主激光放大器的新型空间滤波技术、全激光系统像传递技术、新型三倍频模拟光技术、三倍频稳定高效转换系列技术、“神光Ⅱ”高效全光路系统自动准直技术等难题,推动了激光驱动器研究能力的质的跨跃。完成“神光Ⅱ”激光功率平衡、精密瞄准、远场焦斑旁瓣分布研究等多项装置精密化工作。研究激光在高密度等离子体冕区传播的多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发现若干重要新现象。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儒新院士,光学专家。 研究员。1969年10月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199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1995年于 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与强场激光物理研究。在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方面,与合作者一道解决了大口径高增益宽带激光放大器的寄生振荡抑制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建成了拍瓦激光实验装置并取得重要应用成果。在强场激光物理方面,与合作者一道在激光尾波场的级联加速和高性能高能电子束产生、基于亚周期时间尺度相干控制的强场高次谐波与阿秒光源产生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Baidu
map